技术文章更多>>
- 超声波清洗机历史
- 点击次数:2413 更新时间:2015-07-30
- 一个偶然的因素促使他发现了超声波清洗机的奥妙。当时由于缺乏资金,一切都只能因陋就简,试验设备更是无从谈起。由于超声波清洗机槽大多采用不锈钢制成,无法从侧面观察超声波在介质中产生的状况,而柴野佳英因为缺钱,买了一个透明塑料鱼缸代替,这样很容易观察到清洗槽里的变化。他发现,放置在鱼缸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很多气泡不断上升,一个大气泡变成两个小气泡,zui后炸开来。传统的超声波清洗器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气泡,再通过气泡爆炸产生的力量来起到清洗物体表面的效果。然而因为气泡里有空气存在,爆炸产生的力量有限,因此清洗效果不理想。柴野佳英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终于研制成了新型的超声波清洗器装置,使气泡成为真空的气穴,从而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超声波清洗器技术的误解。他还尝试用水代替以前超声波清洗器常用的氟里昂等有毒有害介质,向环保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1993年此项发明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保护臭氧层环境保护奖”。他发明的清洗力数字计测器,可随时计测超声波的音压和气穴冲击力,从而将清洗装置调整到*状态。
传统的超声波清洗器理论认为,气泡起到了清洗的作用。柴野佳英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事实上,气泡只是由超声波的强力粗密波引起的单纯的气体爆发而已,它反而会抑制甚至消除超声波清洗器的清洗力,真正发挥清洗作用的是真空的气穴。这一发现实现了超声波清洗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1987年,柴野佳英发表了超声波清洗器的基本理论,为了区别于传统理论,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称为“柴野理论”,以此为基础的超声波清洗器技术定义为新超声波清洗器技术。他根据这一理论研制的超声波清洗器设备,清洗效果大大优于同类产品,能够成功地控制气穴现象的发生位置、发生密度、发生效率和冲击力。